雕版印刷与刻本文化
约 29841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99 分钟
Abstract
- 2023-2024 春学期 《雕版印刷与刻本文化》 By - 窦怀永老师
- 开卷考资料整理,用提纲整理了一遍!
学习目标
雕版印刷,是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国造纸术、雕刻术、制墨术、摹拓术等多种文化工艺,既对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纪录、发展、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世界现代印刷术提借了技术上启发,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献
- 分类:
- 传世文献: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文献
- 出土文献:经过若干年后被人发现的文献
- tips:一些文献既是传世文献,也是出土文献
- 形式:
- 刻:甲骨形态、金文形态
- 写:丝帛形态、简策形态、写本形态
- 印:雕版印刷形态、激光照排形态
- 另一种尴尬的存在:雕镌碑刻 (写、刻、印) [从哪个角度研究取决于想研究什么]
一、甲骨文形态
- 甲骨:卜甲+卜骨 (真的会有人骨。。。)
- 在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自20世纪初以来,考古学者陆续发现了大量距今3000多年的古文字材料。目前出土发现的甲骨约在16万片。这些文字应该是殷商王朝后期王都内的王室贵族占卜和记事的文字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
-
甲骨学研究为我们近距离观察殷商社会、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加强中国上古史构建、文物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人文演进、科学发展的认识,乃至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的推陈出新,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主要的内容:以统治者为主
- 现在发现的甲骨:往往不是完整的
- 利用甲骨占卜
- 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再用工具在甲骨上钻出圆窝,在圆窝旁凿出菱形的凹槽,此过程称为钻、凿.
- 占卜时,用燃炽的木枝烧炙凿钻处,在甲骨的正面即出现“卜”字形裂纹。占卜即视此卜纹判断吉凶。
- 占卜后,将所卜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
- 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
- 就书法来说,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稳重、肃穆的书风。
- 关于占卜:
- “卜”就是用火烧龟壳使其产生裂痕而预测祸福吉凶的方法。
- “筮” 则是用蓍草(多年生,直立,白花)来占卜的方法。
- 通常认为“小事则筮,大事则卜”
二、金文形态
-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 周朝把铜叫作金,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
-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并在商周时期达到高峰,器物最为精美,样式也很丰富,涉及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货币、等十几个大类。
-
在时间上,金文时期从商到秦汉,即从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219年,横跨商、西周、东周、秦、汉(金属、货币)。(与甲骨文一段时间是并行的)
-
冶炼史非常丰富:
- 2021年1月12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宣布,位于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遗址,仅用于铸铜的人工台地面积就达千余平方米,系迄今所见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商代铸铜遗址,其保存完好、内涵丰富,堪称青铜时代的“重工业基地”
- 遗址介绍:
- 人台基上分布了各类丰富的铸铜遗迹,发现炉基10余个,另有灰烬沟、粗砂坑、陶范坑、 工棚柱洞及因冶铸活动而形成的烧上面等遗迹。
- 该遗址还出土大量冶铸遗物,其中坩埚壁残块数量达80余件,陶范达120余块,石制、铜制生产工具105件。
- 其中一块陶范经复原研究,发现其直径达25.6厘米,表明可用来铸造大件青铜器。
- 遗迹、遗物表明,该遗址涉及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陶范浇铸三类冶金生产活动,基本涵盖铸铜生产主要环节。
- 该地出上铸铜原料或来源于鄂东长江铜矿带。
-
铸造方法:
- 一般有范铸法、 失蜡法、分铸法三种。
- 范铸法: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是整个青铜时代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 失蜡法: 通常用于铸造那些外形非常复杂的青铜器。
- 分铸法: 青铜器物的器体与其附件耳、錾、足、柱等,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物整体需经两次以上铸造而成的一种铸造工艺。
- 金文多是通过刻出字模、再铸成的。
- 一般有范铸法、 失蜡法、分铸法三种。
-
金文:
-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周朝把铜叫作金,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并在商周时期达到高峰,器物最为精美,样式也很丰富,涉及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货币、等十几个大类。在时间上,金文时期从商到秦汉,即从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219年,横跨商、西周、东周、秦、汉。中国古代青铜器已知的制作方法有主要以范铸法居多,少量结构复杂、纹饰繁缛的青铜器,也用失蜡法、铸合法、焊接法等。不同的制作方法,在器物上都会留下不同的痕迹。不过,怎么样在模具上加上文字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没有定论。目前有几种不同的假设: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 金文早在汉代就已不断出土,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 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
- 如周宣王时铸成的 《毛公鼎》 金文,铭文共32行,497字,是目前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
三、丝帛形态
- 帛书是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 帛是白色的上乘丝织品(从白从巾,白亦声),不作衣料,用于书画。
- 战国时就有生丝织成的“帛”,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绢”为更粗的生丝织成。
- 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
- 《墨子》:书之竹帛,传之后代子孙 →已经作为传载的媒介
- 长沙马王堆帛书最具代表意义。
- 马王堆帛书是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
- 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
-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
- 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如《老子》、《周易》等传世文献也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等。
- 这些帛书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打格子/天头/地栏 都已经出现
四、简策形态
4.1 基础知识
- 把文字写在细长的木片上,称为木简,写在竹片上则称为竹简,统称为简。类似于今天的“页”。
- 把文字写在宽宽的的木片、竹片上,称为牍。(案牍劳累 牍能写的东西多)
- 把简或牍,根据文献内容章节长短,用丝、草、藤、皮等具备绳子属性的东西(称作“编”)[韦编三绝]
- 依序前后串连起来,就是策。类似于今天的“册”。
- 木简的宽度不那么均匀,竹简的宽度比较均匀
- 用简编连起来的策,最前面的两根简为空白竹片,叫“赘简”。
- 赘简的背面一般都书写书名或篇名。
- 策的最后一根简叫“末简”。
- 当以末简为轴,将策卷成一束时,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这部书事实上的封面。它既类似于后来卷轴护首外面的题签,又像现代书籍的封面。起着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面的作用。简策的容纳字数有限,稍长一点的文章,必须分写到几束简策上。如果此策为一部书的一部分,则在书名或篇名之下加有这部书的总称及其在整部书中的次第。
- 一卷抄不下: 比如,《论语》有“学而第一”(第一卷)“学而第二”(第二卷);《庄子》有“逍遥游第一”“逍遥游第二”等。这样,一部书的所有简策,均以末简为轴卷成一束,其赘简上都书写有书名、篇名,以次排列,装在盛简策用的“帙”或“囊”里,查阅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对后世书籍装订形式之演变颇具影响。
- 比如:简策的“策”,与后世册页书籍的“册”同义;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末简,与卷轴装的“轴”相类似;盛简策的“帙”“囊”,演变成后来的“函套”。
4.2 发掘史
- 西汉武帝末年,鲁恭王破孔子宅,在宅壁中发现了一批战国时代的竹简。这是战国时期人抄写的儒家经典,即用古文(籀书或小篆)写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因为与当时的传本(用隶书抄写)不同,故称为“古文经”,从而引起了一场长期的经书今古文经的争论。
- 从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在西北地区发现了汉晋时期的大量木简,内容多为文书、信札及簿册,另有《论语》《尚书》及日历等。1930年在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黑水城附近,发现汉代木简1万多枚,因该地区原属汉代张掖郡居延县,故称居延汉简。这是1949年前出土最多的一批,内容涉及西北边塞地区的行政、边防、邮驿、屯田及戍卒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等许多方面。
-
这批“浙大简”是一批被盗卖至海外的战国楚简,2009年由“浙江大学金兰艺术史与考古研究发展基金”出资购得并捐赠给学校。这批竹简共编号为324号,缀合复原后完整简约160枚。其中有120多枚竹简记载了《左传》中的内容,共3100多字,其余为卜筮祭祷类简。大部分完简(含缀合后)都在23厘米左右,相当于战国尺约一尺,简头、端修治平齐。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墨色厚重,似行草。
-
晋太康二年 (281 年) 左右,汲郡 (今河南汲县)人不(上淮下十)发魏襄王得竹简做成的图书数十车,统称“汲冢竹书”。->西晋组织学者亲赴现场
- 原简早已不传,流传至今的有《逸周书》、《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琐语》四种,但都不是原本。 清代学者有辑佚本,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 从 19 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在西北地区发现了汉晋时期的大量木简,内容多为文书、信札及簿册,另有 《论语》、《尚书》及日历等。 1930 年在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黑水城附近,发现汉代木简 1 万多枚,因该地区原属汉代张掖郡居延县,故称居延汉简。
五、写本形态
- 定义:写本,以(要素1)手工抄写方式形成和流传的古籍(要素2:载体是纸张)
-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文献的制作除了铸刻、雕刻在金石上以 外,主要是依靠手工抄写.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的“写本时代”。
- 这一时期,(主要因素)造纸术已经成熟,雕版印刷尚未全面流行,书籍大多以纸质写本形式传播。 (雕版印刷的出现有促进写本的消亡,但没有立即消失)
- 最大问题:生产效率的低下。
- 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书籍和文书数量很少,主要有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及其他少量传世或出土的文献, 因而弥足珍贵。 其中的官私文书是中古历史与文化研究无可代替的珍贵文献,四部典籍则因其抄写年代更为接近原著时代 而备受重视,而古佚书籍的发现更为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资料和新的问题,大量的佛经更是当时社会佛教 兴盛的写照
5.1 吐鲁番文书
- 1959 年到 1975 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和哈拉合平两地,共发掘清理了晋到唐的墓葬四百余座,在 所获珍贵文物中,有 2700 多件汉文文书其中晋十六国时期的约 200 件,高昌王朝时期的约 800 件(形式是墓砖),其余为 唐朝的,约 1700 件。
- 据文书记年,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 (273) ,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 (778) ,前后历时五百年
5.2 敦煌写本
主要指 1900 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前后的手写本和少数刻本文献,总数近七万号。上起魏晋 六朝,下迄宋初,跨越六百余年,唐五代为主体,前承吐鲁番文书,后接刻本。
5.3黑水城文献
- 黑水城,简称黑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荒漠之中,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水 (或又称额济纳河) 的 一条支流曾流经这里,使这里成为一片绿洲西夏建国后,在此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成为西夏的北方军事 重镇。元末明初,黑水改道,水源丧失,黑水城城郭随之废弃。
- 20 世纪初叶起,从黑水城遗址出土了约 2 万件文献,数量最大的为西夏文、汉文写本与印本,此外还有一 定数量的藏文、回鸽文、叙利亚文以及波斯文等,卷帐浩繁,内容丰富,大多属于西夏宋、金、元时期之 物。
5.4宋元以来契约文书
- 契约文书,是指双方或多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平等商洽的基础上而签订的一种平等互利的契约性文书。
- 如《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田藏契约文书粹编》、《清水江文书》、《上海道契》等。
- 据考证,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契约。
- 现存最早的在契约原件是西汉时期的。
- 早在 1914 年,王国维就对汉魏时期的券契进行过诠释和考证。
- 契约原件是进行社会经济史、制度史、民法史、宗教史、民俗史等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5.5明清档案
- 皇家内部的材料
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 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 在现存明朝档案中,有自洪武四年至崇祯十七年的些档案,其中包括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 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朝。绝大部分是明朝兵部的档案。 从文种看,有皇帝颁发的敕谕、诰命;官员们上呈皇帝的题本、奏本;各机关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题行 稿、揭帖、呈文、禀文、启本、手本、塘报、咨文、札付;还有舆图、契约、税票、户口单、状纸,以及 各种簿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各类明清时期档案约 2000 万件。 今天出版有《明清档案》、《乾隆朝上谕档》《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
5.6其他写本文献
如《世说新书》写卷、民间宗教经典抄卷、早期药方字据等。
六、雕印形态
雕版印刷,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 从时间上看,雕版印刷技术迄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 400 多年。 雕版印刷首先要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后由工匠在木板上。 照着原稿雕刻,再在雕好的板上刷上墨,覆上纸加压,以此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在雕版印刷的背景之下,个人的藏书才有可能形成规模,由于文献整理的需要、或其他原因而具有了收藏 的价值,才可能形成收藏的风气。明清以来,以近扬州、苏州、杭州为中心的区域藏书家辈出。
七、激光照排
激光照排,是电子排版系统的简称。 激光照排是将文字通过计算机分解为点阵,然后控制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扫描,用曝光点的点阵组成文字和 图像。 分硬件与软件两大块。硬件中包括扫描仪、电子计算机、照排控制机、激光印字机或激光照排机等,软件 种类较多,如书版组版软件、绘图软件等等。 书籍负载着知识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它反映着、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趣 味。 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传递,就整体和长远的情况来说,这种传递不是原封不动的接受,很多时候,阅读者同 时兼有阐释者、创作者的角色。 阅读的过程也是知识传递、累加和创造的过程。
- 雕版印刷:贞观年间诞生
第二章 雕版制作与刻本印刷的主要技艺环节
- 雕版制作与刻本印刷的主要技艺环节:
- 准备材料(选板、备纸、备墨等)
- 写版刻版(写版、上版、刻版)
- 印刷 (含套色)
- 装订(含装帧)
2.1 准备材料阶段——选板
- 也写作“选版”,指的是挑选用于雕刻文字用的木板。
- 一般来说,需要按照雕刻内容、精细要求的不同取用硬度不同的木质板材。
- 总体要求: 木纹细密、木质匀净、板面光洁。适合的木种,如枣木、杜梨木、银杏木、梓木、桦木和椴木等。
- 枣木
- 枣树的木材,多年生木本植物。
- 质地坚硬密实,木纹通直,细密美观,色调呈浅红或暗红色,也有的呈浅 黄褐色。
- 虫不易蛀。
- 从生长分布来说,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为主要产区。
- 杜梨木
-
也简称杜木、梨木。落叶乔木,枝常有刺。多地有栽培,生长在平原或山坡阳处。 生长较慢,木材致密,木质细腻,木纹呈土黄色。果实较小,口感酸涩。
-
唐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 宋 刘克庄《答杨双》: 枣本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旨。
- 清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欧、虞、颜、柳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
- 明 王子衡《<何大复集>序》: 斯集枣行久矣,尚未有序列。
- 清 王士稹《与程昆仑书》:诗自万历甲辰,未付枣梨。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序》: 然欲付梨枣而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2.2 准备材料阶段——备纸
2.2.1 纸张的历史
- 西汉时期,早期的纸张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当时纸张质量较差,基本不能用于书写。
- 纸的意义:
- 帋 | 氏,低,末等。巾,“帛”的省略。本义:表示末等的帛布,用作书写或作画的粗帛。
- 《说文解字》: 纸,絮一[竹/沾] (qian2) 也。从糸,氏声。
- 糸,表示丝类的东西。
- 氏,“氐”的省略,表示底、底部,还会引申为末等、低级等意思。
- 造字方法:(漂絮法)
- 本义: 漂洗丝织时,沉落在池底竹筛上的一层杂丝。质地粗糙。
2.2.1 蔡侯纸的诞生
- 西汉后期,纸张的质量才有提高. 蔡伦在此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改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廉价材料,扩 大了造纸的原料,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而且为以后广用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
- 蔡伦,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 人。明帝永平十八年 (75) 入宫为宦。东汉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 元兴元年 (105) 改良造纸术。
- 《后汉书》: 自古书契多编以行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优点: 蔡侯纸具有纸质轻、造价低、易携带等优点,普及的速度很快。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
- 使用时间: 公元 2 世纪到 4 世纪(确切史料记载,全面普及),应当是竹简、帛、纸张并用的时期。
- 至晋代 (4 世纪) 时,纸已全面取代帛、简等,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 公元 8 世纪,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纸,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
- 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造纸工匠。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 尔罕和巴格达兴起。
- 使用地点: 造纸区域也由两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扬、皖、赣等地,产量和质量与日俱 增。
- 纸的种类/名目: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
- 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
- 藤纸,藤皮为原料,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
- 棉纸,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
- 另外,江南也用稻草、麦秆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
- 纸张的传播:
- 造纸技术便逐渐在世界各地传开,纸张开始广泛使用,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据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 1000 多年,欧洲才建立第一个造纸厂。虽然现代的造纸工业已很发达, 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的方法相同。造纸原料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级印刷纸、卷烟纸、 宣纸和打字蜡纸等,仍不外蔡伦所用的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原料。
- ps:
- 古埃及→“纸莎草纸”,早了两千多年
2.2.2 宣纸的诞生
- 时间:隋唐时期 (麻纸+宣纸 构成了用纸)
- 名由:据目前的史料,“宣纸”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 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慕写。”江东,字面上指长江以东的地带。唐代的“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 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 唐时“宣州”辖地,相当于今天安徽的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的地区,以及今天的江苏溧水、溧阳地区, 治所在今天的安徽宣城。后来,“宣纸”这个概念泛化,用宣纸制作技术制作出来的纸张,也称为宣纸。
- 原料:主要是檀树(青檀树) 的皮,另有楮树皮 (也称构树)、桑树皮等。
- 按宣纸的加工方法可分为三类: 生宣,熟宣,半生熟宣。
- 按宣纸的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 按宣纸的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尺等多种。
- 优点:宣纸质地绵、韧、白,不蛀不腐,润墨效果强耐老化,不变色,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宋代诗人王 令《再寄满子权》诗:“有钱莫买金,但(一作多) 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独君诗华宜相亲。”
- 亚光技术:
- 中古时期,写本抄写过程中开始普及研光技术,先在纸上均匀涂蜡,再用光滑之物适当打磨纸张,能够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
- 研光技术的发明,解决了墨在纸张上的晕染问题,推动了纸张更加迅速地普及,也促使隋唐时期成为写本时代的高峰。
- 明末吴景旭《历代诗话》:“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
- 唐代前后,民众发现,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能够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砑光技术的发 明,解决了墨在纸张上的晕染问题推动了纸张更加迅速地普及,也促使隋唐时期成为写本时代的高峰。
- 另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薛涛笺,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金粟山经纸,以 及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 雕版印刷术出现并流行后,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如益州的黄白麻 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蒲州的薄白纸,韶州的竹笺纸,临川的滑薄纸等等。 晚唐五代,在歙州 (安徽) 制造出了“澄心堂“纸,被公认为是当时最好的纸,纸质“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 澄心堂,本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先称齐,后称唐) 的官室之名。这种纸是专为南唐宫廷制造的。
- 这是一种楮皮纸,生产于安徽的池州、歙州。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来抄纸。
- 欧阳修曾用这种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后,特意做 了《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称“把玩惊喜心徘徊”澄心堂纸在唐宋时期名贵难求的程度,由此可略见一斑。 进入北宋以后,纸张质地开始多样化,纸质一般轻软,薄韧。到了北宋末、南宋初,开始普及用竹子造纸, 称为竹纸。竹纸质地较脆。
- 宋代周密《癸辛杂识》中说: 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
- 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尤其吴、越和蜀地的竹纸质地较好。 在福建建阳县的麻沙镇,当地人使用麻类和竹浆草浆混合,制成的纸张,纸色稍黄,韧性较大,吸墨性能 较好,被称为“麻沙纸”,多为当地印书所采用。
- 早在宋代,麻沙镇就以刻书闻名,当地人多世代以刻书、印书为业,产品多,品种多,有“图书之府”的美称, 书籍远销至朝鲜、日本,被称作“麻沙本”。
- 不过,由于过分粗制滥造,雕版时多使用质地偏软的红梨木雕刻,完工速度虽然快,但并不耐磨。印刷稍 多,往往模糊不清,当时及后世都获得了不好的名声。麻沙本逐渐成了劣本的代称。
- 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姚佑元符初为杭州学教授,堂试诸生,《易》题出“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先是, 福建书籍刊板舛错,“坤为釜”遗二点,故姚误读作“金”。诸生疑之,因上请,姚复为臆说,而诸生或以诚告, 姚取官本视之,果“釜”也,大惭曰:“佑买着福建本!”升堂自罚一直,其不护短如此。
- 陆游《老学庵笔记》: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题 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日:“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 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教授皇恐,乃谢日:“某当罚。” 即输罚,改题而止。
-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南宋时出现了纸张的再利用,即以废纸为原料,再造新纸,称“还魂纸”。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竹纸》: 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 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南方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日还魂纸。
- 直到 1800 年,英国人库普斯才开始想到并利用废纸来造再生纸。
- 元代:造纸业调零,只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勉强维持一定的生产规模。
- 明代以后,社会稳定,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特别是宣纸和竹纸,生产量与质量均佳。
- 清代,造纸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总结了历代造纸技术,创造了染色、印花、加蜡、磨光、酒金银和加矶胶 等各种技术,生产出大量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的纸张,包括仿造历代名纸以及研制出一些新品种的加工纸。
- 从纸张生产的品种看,清代有了明显的扩大。例如著名的江西铅山纸,当时有五大类,近二十种细洁而白 者,有连四、毛边、贡川、京川、上关;白之次者,有毛六、毛八、大则、中则、黑尖;细洁而黄者,有厂黄、 南宫;黄之次者有黄尖、黄表,多出东西南三乡。至于粗而适用,则有大筐、放西、放廉、九连帽壳,统谓之毛纸,邑之各方皆出。
- 铅山连四纸,又叫铅山连史纸,质地洁白莹辉、细嫩绵密、防虫防霉、久不变色,享有“寿纸千年”之美誉, 是古代书、画、拓本、印刷之重要用纸。
- 《永乐大典》、《明史》、《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皆以此纸印行,也是古书印刷、修补、字画装裱、复制不 可缺少之纸品。
- 1957 年,在西安市灞桥一座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墓葬里发现了一叠纸,经揭剥分成八十多片,后被命名为“灞桥纸”
- 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共发掘出墓葬 14 座(秦墓 13 座,汉墓 1 座)。 其中 5 号墓为汉墓,随葬物品中 有纸质地图一幅,用细墨线条绘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其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质地图。 该图残长 5.6 厘米、宽 2.6 厘米,断定为西汉文帝或景帝 (公元前 179 年~前 143 年) 时期的纸质地图。 这种纸被命名为“放马滩纸”。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 这些出土考古表明,早在西汉时期,远至西北地区就已经开始使用纸张勾画地图、抄写经文、记录世事等, 这与纸张的发明几乎是同步的。今天在西北地区,仍然还能够看到手工造纸的工坊。纸张的普及速度与程度,还是比较惊人的。这是由它的书写优点决定的。
2.2 准备材料阶段——墨
2.2.1 墨的历史
2.2.1.1 天然墨
2.2.1.1.1 古人用墨的开始
- 古人用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 6000 年。他们沿河定居、种植粮食,一派欣欣向荣, 开始制作陶器储存粮食。他们常在陶器上涂画各种纹样,祈祷来年丰收。
- 这时候涂画用的,多是活动中发现、可留下色彩痕迹的植物或者天然矿石,可以归到天然墨的行列。 文字发明后,墨被用作书写材料。
-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除了大量镌刻文字外,也发现有不少朱书与墨书的痕迹。后经科学鉴定,甲骨上的 红色笔迹为朱砂所留,墨色笔迹所留则为单质碳素。
2.2.1.1.2 人工用墨
- 大约在西周时期,人工制作的墨开始出现。
- 人造墨的最早记录:明朱常淓《述古书法纂》载,西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这是我国古代关于人造墨的最早记录。[?]
-
由于明末与西周相隔 2000 余年,此说的可信与否还需要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来加以验证。
-
从西周初期的出土文物来看,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文字的广泛使用,出现了竹、木简书,字迹 均是用笔蘸墨书写而成。
- 西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周时“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
- 从这个角度解读,西周时期出现人工制墨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 春秋战国时期,墨已被广泛用于书写文字。人工墨因质量优于天然墨,而逐渐被接受并得到推广。
2.2.1.2 松烟墨
2.2.1.2.1 发展历史
秦汉:
- 秦汉时期,以松烟墨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 松烟,就是用松材为原料,经由燃烧,取漂浮在最上面的烟尘碳粒作为墨的主要成份
- 东汉时,出现了墨模,使墨的外观式样趋于规整,能将墨迅速压制成各种固定的形状。这在中国制墨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
- 汉代制墨业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知名墨工和名墨产地。
- 墨还形成了产业链,有了“丸”“枚”之类的计量单位,并开始上市流通。墨锭这个词,也逐渐开始流行。
- 汉代宫廷中,设置了掌管笔、墨、纸以及封泥的专职官员。
- 汉应劭《汉官仪》有云: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shù)麋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
- 隃麋,即今陕西千阳附近。汉代以今陕西为政治文化中心,当地又拥有大片松林。隃麋墨品质较好。所以,在古人诗文中,多有将墨称为“隃麋”者。后世制墨者,亦曾用“古隃麋”作墨名,以表示其所制之墨既历史悠久,又质地精良。
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匠人在汉代烧松取烟制墨的基础上,全面改进生产流程和配料,提高了产品质量,使松烟墨工艺进一步走向成熟。其间以三国时期魏国的韦诞贡献最多。
- 韦诞,字仲将,京兆人(今陕西西安)。其制墨法:以好纯松烟干捣,以细绢篦于缸中,篦去草芥。以珍珠一两,麝香一两,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亦善。
- “易墨”,易州奚氏家族,山西长治上党“碧松烟”墨,品质优良,列为皇家贡品。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也是在唐代,中国的制墨技术和砚、写本等文化要素,一起东传到日本,流传至今。在工艺上,日本仍然保留了松烟制墨技艺,当然后期也逐渐有了油烟墨、工业墨,还尝试加入颜料,研发出带有色彩的墨。
- 宋代,文化繁荣,制墨业亦随之大盛,出现了“微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的局面。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徽处万山中,绝物农桑利,荈茗之外惟墨。另外,雕版印刷的快速传播普及,也刺激了墨的改良与提高。随着全社会对墨的需求越来越多,松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 宋代开始,制墨业开始通过收集油燃烧时产生的烟作为制墨的原料,即“油烟墨”。
- 油,包括石油、桐油、菜籽油、胡麻油、猪油等各类油脂。
- 宋代以后在中国制墨行业,油烟墨技术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也能够配合日渐发达的雕版印刷业的使用需求。
清代:
- 清代,明代文人自制墨的潮流进一步发展,达到高峰。大批文人雅士、社会名流纷纷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寄托于文房用具中,自行设计墨的造型、图案,再交由指定的墨店生产。文人自制墨一种是作为赠人或自存的佳品。墨面不但有商号室名,更有诗词佳句以及自己得意的书画作品、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题材。其形状不仅有长方形,还有古钱形、瓦当形、古琴形等,不一而足,甚有情调。
- 清同治四年(1865),谢崧岱研制出墨汁。“一得阁”
2.2.1.2.1 松烟墨的特点
- 松烟墨的特点,乌黑,但无光泽,因此一般多用于绘画,如画山画水,有苍茫之感,画人物鬓发,有特殊质感。
- 油烟墨,主要燃料是桐油等,当油类燃料燃烧后蒸发的碳黑含有脂类成分,因此黑中发亮,比较适合书画创作,书写行书、楷书笔画流畅,画山水、花鸟,墨色鲜润而有神采。当然,更适合印刷,生产效率也高。
2.2.3 总结
- 中国古代的制墨技术,简单说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是天然墨阶段,第二是松烟墨阶段,第三是油烟墨阶段,第四是液体墨阶段。
- 对于雕版印刷而言,使用油烟墨印刷,效果更好。不过,松烟墨更适合享受磨墨的乐趣。
- “文房四宝”诸要素的逐渐齐备和水平提升,给雕版印刷的发明、流行,提供了前期的经验积累
2.3 写版刻版环节之写版
写版,也做”写板“
2.3.1 写版过程
- 先请人(写工)将要雕刻的内容提前写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写好的纸稿反贴于待刻木板表面,并适度给予一定的压力,使文字或图像呈反向转移到木板上,再由雕刻工人雕刻成反向凸起的文字或图像(阳文)。
- 写版有正写与反写两种方式。正写是先在纸上直接写出正体字,再贴到板上,形成反体字。反写是直接在板上写出反体字。
- 写版完成后,需要核对,无误后就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此环节,写版的字体风格直接等于印刷成品的字体风格。
2.3.2 谁来写版?
- 写本时代,出现了“书手”、“经生”。
- 出现“经生体”
- 写本时代的书手们、经生们的字迹,无疑要受到当时社会的书法艺术观念的左右。为了把自己抄写的商品比较容易地转换为经济收入,在字体上必然要追逐时尚、宗法名家,而且在抄写的书籍篇幅里要尽量做到字体规则划一。
- 因此,长期的职业抄写,形成了一种“经生体”的字体风格。
2.3.3 经生体→字体
2.3.3.1 起源
- 单纯就字体来说,宋人风雅,多工书法,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字体,风气所尚也影响到了雕版印刷。
- 从整体来看,北宋初期盛行欧体,后期逐渐转为颜体和柳体。
- 地区分布:有学者认为,如果按雕版地点来讲,江浙地区多用欧体,福建地区多用柳体,四川地区多用颜体。
2.3.3.2 发展→宋体
2.3.3.2.1 宋体的发展史
- 形成:自南宋中期开始,为了提升雕板速度,写工逐渐从手写体中分离出过度字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在笔画横画的末端,将手写的顿笔一点,改变成三角形。 这个趋势,到了元朝、明朝初期,仍然在进行,直到明朝中期,形成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作“宋体”的字体。
- 宋体字源于宋代,但确立于明代
- 发展:
- 大约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掀起了一股收藏宋版书的风潮。藏书家毛晋是宋版书价值发现的始作俑者,宋版书以页论价之风由此人开始。这股藏书风潮让宋版书成了文化收藏品中的顶级奢侈品,并推动了复刻宋版书的发展。
- 人们开始倾向于完全完整的复写制造,要求逼真到纤毫毕肖,要求不动分毫的形似与笔意流畅的神似相统一。【各位可以理解为无复印机时代的精准复印】
- 这种艺术体系上的复制,逐渐转化为一种纯临摹式的技巧,在明清两代乃至递延到民国的印制工艺中,出现了“影宋”这一特殊的刻印门类。
- 仿宋体的脱胎:
- 清代末年,曾任函冷印社社长的丁辅之、丁三在兄弟(厂辅之是杭州富贵大户,热爱艺术,发起创办了西泠印社)决定广征宋版书籍,亲自仿写,刻制活字,然后拼版印刷。这种经过加工设计之后的全新楷体字形,结合了欧体的元素。由于原形出自宋版书籍,于是命名为“仿宋体“
- 后来,在“仿宋”前边又加了一个“聚珍”的修饰语,称之为“聚珍仿宋”。聚珍有聚拢字模、印就珍本的意思,就是活字印刷,此词最早用于乾隆时期。
- 1920年,仿宋体获得当时政府批文,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国家认可的字体专利。
- 1921 年,丁氏兄弟的书局被中华书局并购,包括各种已经铸成的铜模铅字。
- 不久,中华书局用“聚珍仿宋体”印制了大型古籍丛书《四部备要》,共一万一千三百零五卷,分为二千五百册
- “仿宋体”开始名声大起,为社会各阶层接受成了各类图书、文件等纸质刊印材料的首选。直至激光照排技术 诞生。【各位可以理解为结合了复印机+PS 时代的复印】
- 仿宋体的诞生,经历了复刻宋代雕版书、丁氏兄弟仿写这两个大的阶段,本质上是出于雕版印刷的需要。 巧合的是,20 世纪初,钢笔开始传到中国。 仿宋字很快又与其完美结合,更加显衬出汉字端庄、工整的法度和严格的规范性。
2.3.3.2.2 宋体的特点
- 宋体总体特点:
- 整体上,方正平稳,大小均匀;
- 笔画上,横细竖粗;
- 装饰上,起笔落笔,有明显饰角。
- 起、落笔有饰角,是宋体字的最大特征。它是写工与刻工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划进行处理,而归纳、总结出的装饰化特征,也是刻刀留下的独特韵味。
- 与印刷对应的特点:
- 宋体字源于书法的楷书,却又是对楷书笔画的规范、统一、装饰与加工。宋体字既具有楷书的魅力,也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它不再以表现个人的情绪、个性和艺术追求为主,而是以规范、清晰易辨识为标准。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质特点,却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更加挺拔有力。
- 另外,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 宋体字的特点,是因印刷而产生的。它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规避板材的局限性,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相同的。
- 在形体上,仿宋体笔画粗细均匀,起笔和落笔成倾斜形,笔法锐利,结构紧密,清秀雅致。
2.3.4 写版刻版环节之上版
写版有正写与反写两种方式。
2.3.4.1 正写
- 正写是先在纸上直接写出正体字,再贴到板上,形成反体字。
- 正写上版的主要操作:
- 上版用的纸,一般挑选薄而透的竹纸来抄写内容。先在版上涂一层薄薄的浆糊,再将抄写好内容的纸张, 反贴在木板上。使用棕刷等,将纸面刷平。或搓去纸张,将墨迹留在木板上,或者不搓。 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反体字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
2.3.4.2 反写
- 反写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板上写出反体字,二是在纸上写出反体字,再贴到板上。写版完成后,需要核对,无误后就可进入上版工序。
2.3.5 写版刻版环节之刻版
2.3.5.1 工具:
雕刻所用的刀具约在十几种,最主要的刀具有两种: - 一是拳刀(也叫单刀),刀柄一般用红木或黄梨木,根据个人手型制成,不易变形,中间的刀条可以磨成直刀或月牙刀。 - 二是弯凿 ,用于铲去刻板需要留成空白的地方。另有圆凿(用于雕刻书籍中的句读)等其他多种不同形状刀口的刀具。
2.3.5.2 步骤:
- 第一步,发刀。先用拳刀刻直栏线,再刻字。次序是先将每字的横笔都刻一刀,再按撤、捺、点、竖,自 左而右各刻一刀,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
- 第二步,挑刀。根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字面各笔略有坡度,呈梯形状,凸出版面约两毫米。
- 第三步,挑刀结束后,用铲凿逐字别净字内余木,再用月牙形弯凿,以木槌仔细敲凿,除净无字处的多余 木头
- 第四步,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创修整齐。 至此雕版完工,可以开始印刷了。
2.3.6 雕版印刷——印刷
2.3.6.1 准备环节
- 刻版环节完成后,一般需要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主要是为了洗去木屑等杂物,以免影响印刷出来的字迹和 质量,同时也能够检查刻的质量。
- 待晾干,晾透,刻版即可以进入印刷环节。
2.3.6.2 工具:
- 圆柱形的棕刷,俗称“棕老虎”,用棕榈皮的细筋 (棕榈的叶鞘纤维) 扎制而成。常用于印刷、装裱、慕拓、 篆刻等场合。尺寸有大小。新的棕刷,一般需要在热水中浸泡几十分钟,去除碎丝和杂色,然后晾干。 晾干后,一般用水砂纸来回打磨一下前端,使之平整而圆滑,以减少对刻板的损伤。
- 平底的棕刷,一般是将棕榈皮的细筋与一块长条木捆在一起,用于将墨刷到纸张上去。
2.3.6.3 过程&要点
- 印刷时,先用圆柱形的棕刷蘸上墨,均匀刷于板面上。 再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平底的棕刷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板上揭起,阴干,印刷 过程就完成了。
- 给板刷墨时,墨须适中,太多容易晕染,太少则不能全部刷到。
- 覆盖纸张时,也需要快、准,不能犹豫。不快,则墨易干;不准,则纸张容易移位,弄脏页面。棕刷刷过 时,需要用力均匀,且全部刷到。揭开纸张时,也需要干净利索,否则容易弄花纸面。
2.3.7 活字印刷
2.3.7.1 分类
- 从材质上,活字印刷可以分成泥、木、铜、锡、铅、瓷等几大类。
- 从工艺上,活字印刷的流程与雕版印刷基本一致,只是将原来的整体写版、刻版,变成了分字单独写字、 刻字,再多了一道根据需要来灵活排字。
2.3.7.2 发展历史
2.3.7.2.1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 根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的记,毕昇 (972-1051) 先是用木材为原料制作活字,但因木纹疏密不一,效果 不佳,而未成功,后改为泥,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
- 《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 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木,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 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 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3.7.2.2 王楨改进活字印刷
- 元代中期,农学家王桢 (1271-1368) 发现泥活字印刷术有不足之处:“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经过试验,他重新使用木头刻字。
- 为了提高排字效率,王桢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料做成一个大轮盘,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 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是排字技术上的 创举。
-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王用活字和排字盘排印了他自己编写的《旌德县志》,约六万余字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就印了一百部,可见其效率之高。 (此县志现已失传)
- 王桢将实践经验写成 《造活字印书法》,是讲活字印刷术最早、最详细的一部著作。
- 此外,还有《写韵刻字法》《字版韵轮图取字法》等数篇。这是印刷史上珍贵的文献资料。
2.3.7.2.3 西夏吸收活字印刷
- 不过,西夏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活字印刷技术,不避简朴粗疏,结合文字特点,使泥活字印刷有了较多的实 践机会,留存下多种泥活字的重要实物,使我们得以目睹活字印刷术发明不久后的活字印刷品。
- 西夏使用活字时间大约在 12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初,从使用时间上填充了中国印刷术西传中两个世纪的过 渡时期,从地域上由中原地区向西推进了 2000 多公里。
- 而且,从文物实物来看,西夏的木活字印刷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印刷质量也超过了泥活字印刷这就将过 去所定木活字印刷发明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改写了木活字印刷史。
- 传统观点认为: 毕昇之后的两个多世纪后,元代王桢才发明了木活字印刷,往西传播,被西夏(1038 年-1227 年) 等接受使用。
- 最新的结论是: 在宁夏出土过多种西夏文的木活字佛经,印刷于元代初期。再结全其他多种出土的西夏文献, 可以推测,在距毕昇实验木活字约 100 年后,西夏在继承中创新,就已成功地开创并熟练地应用了木活字 印刷。
2.3.7.2.4 铜活字印刷
-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 (1488-1521),在江苏南部开始出现用铜做成活字来印刷的技艺,尤其是以南京、常州、 无锡、苏州一带应用最为广泛。在无锡,以华燧 (1439-1513) 的铜活字印书最有名。
- 弘治三年 (1490) ,华燧首次用铜活字印出《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50 册。后又印行了《容斋随笔》《锦 绣万花谷》等书,版心多印“会通馆活字铜版印”八字,以示身份。
- 华燧的侄子华坚,继承了铜活字印刷技术,特意建了书局“兰雪堂”,将藏书与印书相结合。用铜活字先后印 出《白氏长庆集》71 卷、《元氏长庆集》60 卷、《蔡中郎文集》10 卷、《艺文类聚》100 卷、 《春秋繁露》 17 卷等。
- 图书牌记有“锡山芝雪堂华坚允刚活字铜版印行”,和“兰雪堂华坚活字铜版印”小篆印记,以示身份。
- 大约在明代永乐年间,铜活字印刷技术传到朝鲜半岛。 朝鲜人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
- 进入清代,当时的金属活字,仍然是铜活字。
- 雍正四年至六年 (1726-1728) ,清内务府用了约 250000 个铜活字排印了 10000 卷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 集成》。
- 1840 年后,铜活字印刷由政府转向坊肆,私人开始参与。
- 道光二十六年(1846) ,福建人林春祺完成正楷体大、小铜活字 40 多万个,用了 21 年时间,花费 20 万两白 银,促使福州成为福建的书业中心,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 林春祺先后印刷了《军中医方备》《音学五书》《诗本音》《音论》《水陆攻守战略秘书》等书。所撰《铜板叙》,是记录我国古代有关制造金属活字工艺仅存的文献。
2.3.7.3 优势
- 活字制版改良了雕版效率相对低下的短板。 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 了制版时间。
- 另外,活字还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2.3.7.4 劣势
- 宋元时期印刷事业发达,雕版印刷品已经十分纯熟精美,对印刷品要求很高。泥活字印刷尽管有创新意义, 但在印刷质量上尚未尽如人意。因此,尽管泥活字印刷成本低廉,刻字、印刷容易,但并没有得到广泛应 用,活字印刷没能成为主流。
- 一是,与雕版相比,活字版功能不完善,不能保存版片以备随时印刷。
- 二是,汉字的字数太多,置备一套活字,至少需要几万个字范,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来看,费功夫,效率低, 成本过高,对于印刷量不大的书籍,反不如用雕版印刷合算。
- 三是,活字印刷的排版工人必须识字,而古代识字人少,不容易找到这样的工人,影响了活字的使用。
- 四是,受制于各种文化因素,如活字版错讹难以校改,影响阅读;版式不如雕版美观,字体没有雕版灵活等。
- 五是,保守思想的影响。
2.3.8 套色印刷
2.3.8.1 历史:
- 套色雕版印刷工艺技术,是对单色雕版印刷工艺技术的一个改进,是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又一进步过去一直 认为,套色印刷技术的发明,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不过,从文献资料来看,套色印刷术的发明,最迟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
-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元顺帝至元六年 (1340) 时,在中兴路 (今湖北江陵县)刻印的《无 闻和尚注金刚经》,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现藏台湾.
- 经文红色,注文黑色,卷首的灵芝图也是朱墨套色。那么可以确认,最迟在元代就已发明了套色印刷术, 从时间上比原来的结论提前了 300 多年
- 双色套印本《无闻和尚注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套印本书籍,但不是最早的套色印刷品。
- 因为现存古代套色印刷品中,还有不少印刷品在时间上早于元代,如宋代的套印纸币,辽代的套印佛画等, 都远早于《无闻和尚注金刚经》。
- 套色印刷术的发明,要早于元代刻印《无闻和尚注金刚经》的 1340 年,是没问题的。
- 从工艺流程上来说,套色印刷与单色雕版印刷工艺基本相同,同样要经过准备材料、写版刻版、印刷、装 订等四个大的阶段,但又有所不同,实际操作比单色雕版印刷复杂一些
2.3.8.2 准备&工序:
2.3.8.2.1 颜料
- 套版印刷一般是由几种颜色套印而成,因此,颜料除黑色以外,还有其它彩色颜料,如红、蓝、绿、橙、 黄、紫等颜色。
- 印刷时,还要在这些颜料里加入适量的植物胶或动物胶,以增加颜料在纸张上的附着力,避免颜料脱落而 影响印刷质量。
2.3.8.2.2 刻版
雕版刻制要经过如下工序:
分版:
是将两色或多色套印的原稿,根据使用的颜色分成两块或多块印版的过程。
描摹:
是将透明度较高、质地薄韧的纸张蒙在原稿上,按已分好的色版逐一描摹的过程。
上版:
是将 描墓稿牢固地反帖在木版上。
雕版:
根据反贴在木版上的描墓稿,雕刻文字。
打空:
将木版的非文字地方,用曲凿依次凿空。
修版:
将雕刻好的印版,对照原稿,再闪进行精细加工。
印刷
- 单色雕版印刷在完成刷墨、揭纸后,印刷就结束了,但是,套色印刷只完成了一种颜色的印刷,还需要将两 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印刷在同一张纸上即完成一个套版的过程
- 这是套色刷与单色刷印的不同之处,也是复杂之处。 只有将两种颜色或多种颜色准确地套印在同一张纸,这个套色刷印的才算结束。 明代以后,套色印刷技术日趋成熟,一度发展至五色、六色套印,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特别是明、 清两代的各类戏曲、小说,借助独特的套色印刷技术,形成图文并貌的书籍形态,极大扩散了影响力。 明代套色印刷盛于湖州 (如凌蒙初) ,而到清代套色印刷中心已转移至北京、广州。
2.4 雕版印刷——装订
- 雕版印刷环节完成后,对印出的印张采取不同的装订样式,则需要不同的装订技法,当然,不同的装订技 法,则会生成不同的装订样式。
- 装订样式也好,装订技法也好,又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2.4.1 蝴蝶装
2.4.2 包背装
- 大约在南宋中后期出现。
- 装订时,将印页对折,版心向外,在边栏外打孔直接用纸捻装订成册,再用一张厚纸 (书皮) 包裹书背,以 浆糊粘好。
- 主要特点: 版心向外。
- 元代开始大面积流行,到明代仍然在使用。
- 最大缺点: 纸捻易断,则书叶散乱不易恢复。
2.4.3 线装
- 兴起原因:明代中期以后,线装样式开始兴起,适应了书籍翻阅频率的需求。
- 主要特点:打孔穿线
- 折叠方式:线装和包背装相同,都是版心向外,但是线装书在折叠后,会通过先用纸捻固定正文、再添 加封面、最后打孔穿线的方式,来装订成册。 线装集成了包背装优点,又解决它的缺点,更加耐用。线装 是明代中期以后,我国古书最常见的装帧形式,数最上最多。
2.4.4 装订环节工序:
- 以线装样式为例, 装订环节的工序有很多种,常规工序包括:分类、折叠、齐栏、打孔、封面、切边、线装、贴签。
- 分类: 将印刷好的书页,按照前后页码顺序,分类排列整齐。 在此流程中,书页的顺序正确、数量正确,直接决定了书籍装订完成后的完整性。
- 折叠: 印刷出来的书页,以版心为对称轴,对折起来。
- 有两种折叠法:对于包背装和线装而言,是将印有文字的一面对外,空白一面朝里;对于蝴蝶装而言,是将印 有文字的一面对里,空白一面朝外。
- 齐栏: 也称作“齐口”,根据线装书的边栏,将版心对齐。
- 齐栏之后,鱼尾与边栏的位置基本上会全书一致白纸与黑墨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十分具有美感。
- 打孔: 将书页对齐后,根据装订样式的需要,在合适的地方打孔。打孔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方便先用纸捻, 将线装书的正文部分固定住,防止位移,也防止后期缺页。
- 纸捻先行固定,大约是元代的发明。现代的线装书流程里,会部分借助机器等装置来固定书页,但原理相同.
- 封面: 纸捻安装完成后,先在正文的前、后各加上一层封面。 就颜色而言,封面多使用土蓝色、土黄色。清代修订《四库全书》,装订时使用了四部颜色。依次来标志经、 史、子、集,即草绿、朱红、浅蓝灰黑,据说是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虽是抄本)就材质而言,封面多用纸张, 特殊的会使用丝绸类制品。例如佛教类典籍,多会使用黄色的花绫。
- 切边: 将贴好封面、封底的书籍,根据尺寸要求切除上、下和书脊多余的部分,使同一个书籍的不同册,尺 寸划一。
- 线装: 对于线装书而言,将切边后的书籍,在合适的地方打孔,以准备穿线来固定全书。
- 一般是订四个孔眼。
- 这个打孔与纸捻孔,并不重叠。对于蝴蝶装、包背装而言,不需要线装这一部,而是直接用浆糊。
- 贴签: 按照正文内容,在每一册的封面贴上题签全套册数完成后,还需要在函套上贴上题签。
- 线装书在上架摆放后,一般是采取平放的方式,因此封面也不需要厚硬的材料,有时会直接使用丝绸类的 柔软材料。
- 为了方便,也会在书底靠近书背下方处写或印上书名,便于查找检索。
- 在线装书的主流装帧特点基础上,后面又衍生出些具备艺术气息的线装样式
- 麻叶式,如同麻叶般的走线方式。
- 龟甲式: 因走线方式如龟甲纹样殷而得其名。
- 日式大和缀,在两组孔洞处穿缀绳或缀带后打平结,明朝中叶流传至日本。
第三章、雕版印刷产生的物质条件
雕版印刷产生的物质条件,是指能够促使雕版印刷这种文献生成方式,被发明、改进、传播的各类物质要素。 从雕版印刷的原理来看,除去木、墨、纸等客观物质条件外,刺激和促使雕版印刷产生的物质条件,至少还包括: - 在平面上熟练雕刻文字的技术。 - 熟练将雕刻文字转印至纸张的技术。
3.1 在平面上熟练雕刻文字的技术
3.1.1 分类
- 按照雕刻字形或图案在被雕刻体上的显示效果,一般分成阴文和阳文两种。
- 阴文,指表面凹下的文字或图案,通过采用刻划或模印的方法,形成低于被雕刻体平面的文字或图案效果。
- 阳文,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图案,通过采用刀刻或模印等方法,形成高出被雕刻体平面的文字或图案效果。
3.1.2 历史
3.1.2.1 玺印的出现
3.1.2.1.1 起源
-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商的甲骨文,商周的钟鼎文,秦汉的刻石等。从文物与文献来看,至迟在周朝,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印章,一般称作“玺”。
- “玺”的出现,与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分封制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起源于夏,瓦解于春秋。核心特点是,政治关系是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 “天子”将土地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玺,成为表达当权者权益的凭证信物随着周王室渐渐没落,下层的士和平民阶层崛起到了春秋战国之际, 阶级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宗法关系等都一一被改变,分封制显示出没落的趋势国君和臣下之间的政治从属关系,更加需要一件合适的信物来作为授予权力的凭证在此背景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玺印作为政治权利凭证信物,其重要性被空前突出,开始被普遍使用。
- 在军事上,上级用以调遣下属军队的信物,就是兵符,也称虎符。
- 虎符的文字、形状等特点具备唯一性,在勘验上一地一符,也具备唯一性。这与玺印的特点具有致性。 在政治相关的环节上,玺印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并逐渐向经济相关扩展,如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凭证。 《周礼》中就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货贿用玺节”的话。
3.1.2.1.2 秦代——玺节
- 玺节,就是指准许通商的一种凭证,上面有某有特定的符号。
- 这里的“玺节”,与“货贿”有联系,可见,印章的起源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商品交易等实际需要而 逐渐扩大使用面。
- 玺印,刘熙《释名》: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这是根据当时印章的用法作的解释,也是“玺印“的最初含义。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也随着封建制度建立、巩固和发展,逐渐扩大,并设有专门负责掌管 印章的官职。
- 根据封建等级制度,秦代对皇帝、官吏、平民所用印章的名称、用材、规格等作了种种严格的规定。
- 据说,秦始皇自己制作了一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的玉玺。“玺” 这个名称开始为封建帝王所“玉玺” 成 了代表封建帝王权位的象征。
- 据说,由丞相李斯篆书,八字形同龙凤鸟鱼之状,再由玉工孙寿刻成。
3.1.2.1.3 汉代——缪篆
- 汉代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印章制度,并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字体介于小篆与汉隶之间,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曾记:“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有绸缪 之意境,故名。
- 单纯从印章的艺术来看,缪篆具有伸缩挪让、顾盼呼应的艺术效果,也与儒家谦和恭让、端庄典雅的哲理相一致。
3.1.2.1.4 私印
- 就使用范围来说,自汉代开始,私印开始流行。
-
各位可以理解为:古代印章的使用人群增多,自然会促进雕刻印章技术、工具、方法样式等多种综合环节的提升,为后期雕版印刷的萌芽埋下种子。
-
当时印章主要用于封固物体,将物件用绳子捆扎后,在绳结处涂上一种特制的胶泥,泥上加盖印章,待胶 泥干透即与绳子粘合牢固,使物件在运转途中不致散乱丢失,保证完整无缺比如,封存竹简、木牍,就是 将竹简放置在一个特定的木槽中,用绳子捆绑固定,然后在绳子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泥上盖好标 记符号,待干燥后再派人送出。
- 这种盖有印章的泥块,称为“封泥” 或“泥封”。
-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汉代,纸张开始出现并逐渐改良,原来的泥封,也逐渐演变为纸封。
- 在南北朝期间,随着纸的推广,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朱印”和“骑缝印”,封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例子《抱朴子·登陟》 :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着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 其内也……若有山川社庙,血食恶神,能作祸福者,以印封泥,断其道路,则不复能神矣。 黄神,可理解为传说中的黄帝,是天帝的使者越章,南方蛮夷一带的鬼神,代表了阴世的鬼神“黄类似的还 有“天帝神师”“黄神死者印章”神越章天帝神之印”等,文字各有不同,但多有避邪祸的目的。 魏晋时期,佛教也从道教得到启发,经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也使佛经 更加生动。 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在其书《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 (约 13.5x13.5cm)共计 120 个字的大木印了。 从今天来看,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3.2 熟练将雕刻文字转印至纸张的技术
3.2.1 基本知识
- 原理:
- 将石碑、青铜器等文物的文字、图案、乃至形状等,通过纸张与墨的相互配合,清晰地拷贝出来。
- 名称: 拓片。也叫拓本、拓版等。
- 出现方式:古人发现,在石碑或金属表面,盖一张微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表面,文字凹下,待纸干后再用布 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底白文的字迹,跟石碑或金属模一样。这种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 拓片、拓本
- 地位:拓片技术,是古代雕版印刷技术产生的核心技术
3.2.2 具体起源
- 关于拓印术的具体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说法不一,难以定论。 一般认为,拓印术起始于东汉熹平年间。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拓印术,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
3.2.3 方法
- 拓印的常规工具:1 拓包 2 宣纸 3 鬃刷 (鬃老虎) 4 墨 5 喷壶
- 其中,最主要的工具,是拓包,一般用棉花、薄膜袋、羊毛垫、棉布、海绵、细绳等材料做成根据拓印对象和面积的大小不同,使用大小不同的拓包。
3.2.4小结
- 对于雕版印刷而言,拓印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启迪:
- 一是,文字正体与反体方面的变化。——对应雕版印刷时代的雕版
- 二是,石刻上的拓印转向木刻上的拓印。——对应雕版印刷时代的印刷
第四章 雕版印刷产生的社会条件
-
对于任何一项发明(含科学发明) 来说,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即社会条件) ,同时又具备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快出现。
-
雕版印刷产生的社会条件,至少包括
- 隋唐时,中国结束分裂,趋于统一,具备良好的宏观政治局面。
- 佛教在中古时期发展,既带来了佛经传抄的现实需求,也积累了传播经验。
- 科举制度的推行,既普及了教育,增加了读书人的数量,也带动了书籍需求数量的上升。
- 中古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物质基础。
4.1 宏观政治局面
-
- 隋朝改革了政治制度、推行了科举考试、修造了京杭大运河,为李唐近300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 贡献:政治制度上:
- 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的中枢管理体制隋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度,建立起三省六部制,将朝政实权集 中于皇帝之手。制定了新的法律,减轻了刑罚。
- 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开设秀才、明经、进士
- “九品中正制”的特征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会形成官员的世袭垄断,阻碍了阶层的上下流动,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不利于王朝的稳定。
- 唐朝让科举制度迎来了春天,许多学子愈挫愈勇
- 在长达289年的王朝史中,唐代进士群体不仅是政治舞台上的佼佼者,而且也是最有生机的文人群体。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的人,对唐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唐诗的发展:科举、干谒
4.2 佛教/寺院发展
- 在隋唐社会的大背景下,自魏晋以来就不断兴旺的寺院经济,越发成为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宗教 等多种社会因素综合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缩影。
4.2.1 早期
-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长时期与儒、道等中国固有文化的碰撞、融汇和相互吸收,逐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汉传佛教传统。东汉一代,因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和道教的兴起,刚刚传入我国的佛教并没有市 场。佛教的传播主要是以译经为主的学术活动,仅限于社会上层。
- 两汉时期:寺庙的僧人主要是来自西域的沙门,汉人出家为僧、依止寺院者极少。
- 早期经济形式:早期僧人的这种身份构成使寺院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布施。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众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费用,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经济。
4.2.2 南北朝+唐代
4.2.2.1 背景
- 魏晋南北朝以来,统一局面被打破,天下大乱,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 佛教与汉文化在此时期开始相互亲近,并借鉴其他宗教的传播手法,在社会各阶层扩大发展机会一方面向政权机构寻找扶持 (金钱+土地) ,另方面向社会中下层吸收新生佛徒力量 (金钱+劳力)。
4.2.2.2 资本积累
- 具体表现:官府赐户 (劳力) 寺院,历朝也不断。
- 梁武帝时期: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 北齐武平年间,“凡厥良沃,悉为僧有”
- 当时,寺院的经济活动,除垦殖田圃外,还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占卜、医病等活动,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 并非仅为解决僧侣生活必需和佛事活动的开支而且走上了以营利为目的、聚敛寺院资产的道路了。
- 底层逻辑:
- 【地+户】:【原始资本积累】→【原始资本积累之后的二次扩大投资】
4.2.2.3 僧人等级出现
- 僧人等级的出现
- 如此雄厚的物质财富的积聚,不仅使僧侣的高下层分野更为分明,造就了以高级僧侣为主的寺院地主,而且使寺院的财产集体所有制受到了腐蚀,产生了寺院财产私人所有制。
- 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富有僧人的出现,标志着寺院地主经济的最终形成。
- 各位可以理解为:寺院里的和尚,根据财富多少,又形成了类似俗世社会的不同等级。
4.2.2.4 寺院经济发达的影响
- 土地层面:
- 当时僧尼数量→300万人,另外,僧尼有大量奴婢供其驱使取乐。
- 赐户有免税免役的优待,这对一般编户百姓有无限有活力。于是,贫苦农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梁书·武帝纪》) ,以求寺院庇护,“假慕沙门实避调役” (《魏书·释老志》)。 这样的结果,庇护关系的建立导致了那些投靠者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寺院地主”所得到的不仅有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同时还有土地
- “寺院地主”凭借着宗教这条纽带,既联系了封建世俗地主阶级,也联系着一般百姓,通过神权的力量来聚敛 社会财富,把寺院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
- 政权层面:
- 寺院经济的现实利益,也刺激了对政权的觊觎。据统计,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年间的12次农民起义中,僧侣领导的即占6次。我国佛教史上曾有“三武一宗之厄”,即先后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所发起的四次大规模禁佛、灭佛运动。
4.2.2.5 政府举措
4.2.2.5.1 隋唐时期
- 隋唐时期,是寺院经济体制开始受到严格管控的转折时期。 武德九年(626), 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对原有戒律《四分律》进行修订,可视为前期寺院经济制度的一个总结,并开始着手规范。
- 将寺内财产分为 “佛物” (供养佛的寺属财产) “法物” (经像等财产)和 “僧物”(供养众僧的僧团共有财产) 僧物又分类为四种常住物,其中占首位的是“常住常住物”,属于僧团的固定资产,例如房屋和土地,僧团中的任何僧人都有权享用,但不可以占为己有。
- 压制??
4.2.2.5.2 南宋时期
- 至南宋时期,这种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寺院经济有衰落之势。
- 从时间上来看,寺院经济的发展、兴盛、没落过程,恰好也是写本时代兴起、发展、高峰、进而被雕版印刷取代的过程
结论: 唐代早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被发明,并已开始运用。
第五章 刻本文化和私家藏书的繁荣
- 中国古代藏书分为四个系统:一是官府藏书, 二是寺观藏书, 三是书院藏书, 四是私家藏书。
5.1 官府藏书
- 定义:官府藏书,指是以皇家藏书为主的官府藏书体系。
5.1.1 官府藏书的历史
5.1.1.1 起源
- 历史:起源于殷商,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两宋代.,鼎盛于明清。
- 发掘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成批甲骨,可以视为后世国家图书档案馆的雏形。 这里多次发现成千上万片甲骨分门别类地堆积在一起,说明是有意收藏。
- 小屯村,是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以来,当地陆续🎧土了十万片以上的甲骨,上面的文字涉及当时的祭祀、田猎、农业、天象、征伐、旬夕、王事等等内容。在甲骨旁边,还曾发现蜷曲侧置的人骨 架。考古学者认为,此人很可能就是当时官藏的管理人员。
- 发掘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成批甲骨,可以视为后世国家图书档案馆的雏形。 这里多次发现成千上万片甲骨分门别类地堆积在一起,说明是有意收藏。
5.1.1.2 秦朝
- 秦统一中国→焚书、禁书
- 李斯提倡“师今”,反对淳于越“师古”,建议禁止私人收藏儒家书籍,对是古非今的儒生进行坚决打击,主张 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 当时是为了打击复古思潮,但客观上,却使秦国长期积累的、统一六国搜集而来的图书,遭受到难以弥补 的损失。
- 当然,焚书也未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秦朝仅存 15 年,即说明文化禁锢不可能长久。
- 教训:
- 一是收集了六国图书后,没有组织学者整理藏书;
- 二是“焚书坑儒禁学”。
- 这两件大事对中国文化和藏书事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直到汉代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扭转。
5.1.1.3 汉朝
- 西汉在藏书方面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为其后历朝继承和仿效,最终演化为藏书制度。
-
- 建立国家藏书处、收藏管理图书
- e.g. 萧何 未央宫 并盖了两座藏书楼石渠阁、天禄阁
-
- 全国范围内征书,力图使藏书齐全完备
-
- 选派专人对藏书进行整理校勘,编制国家藏书目录
- 刘向及其子刘歆经过多年工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官修书目《别录》,以及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 《七略》出自刘歆之手,在其父《别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编成。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其中,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东汉班固以《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原书唐末亡佚。 《七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 《别录》,共20卷,是刘向在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后,针对各书逐一写出的简明内容提要,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官修分类目录书共著录图书 603 家,计 13219 卷,分为 6 大部类警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思想是非,以及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
-
5.1.1.4 皇家藏书的进步
- 隋代:
- 隋代皇家秘阁,按图书内容分库管理。杨广令在东都洛阳观文殿东西厢建造书屋,在观文殿后设立 妙楷台、宝迹台收藏魏晋以来的书法名画,等等。
- 唐代开元年间:
- 开元十二年 (724) ,唐玄宗在东都设置了丽正书院,次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不仅设置了较完善的职官机构, 在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上也十分可观可惜安史之乱,使唐代官藏由极盛而剧衰。唐代宗李豫以千钱购一卷书, 并设立拾遗史到江南寻访图书,也无法再现盛唐官藏的景象。
- 宋代:
- 宋代馆阁藏书,允许政府高级官僚、殿试科举考生等借阅流通,为公私著述提供参考,在印刷术业已发达的情况下,也为政府刻书提供了校印底本。
- 明代:
- 明代开国之初,官府藏书增加迅猛,在编修《永乐大典》时也发挥不小的作用至明宣宗朱瞻基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 (《明史·艺文志》) ,数量已达古代官藏之顶峰。但中后期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典司者监守自盗,至使精善本散失严重。
- 清代:
- 康熙年间才开始注重“文治”,为了编纂多种大部头典籍,屡次搜访民间遗书。乾隆朝编《四库全书》时,特意建了七座藏书楼来收藏,南北分设,使官府藏书在建筑、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四库七阁:北方四阁——紫禁文渊阁、京郊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 南方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 清末:
- 京师图书馆及江南图书馆等的建立,标志着官府藏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转型,古代藏书楼的 终结与更生亦同时完成。
- 近现代:
- 1909 年,张之洞执掌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民国政府成立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感。
- 1926 年 10 月,教育部将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
- 1928 年 6 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 7 月 18 日,国立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 1949 年 1 月 3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国立北平图书馆,改名“北京图书馆”。
- 1998 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国家图书馆。
5.2 寺观藏书
- 寺院戴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时期,道观藏书大约始于晋朝。
- 寺院藏书是随着中原佛教寺院、道教宫殿的建造和翻译宗教典籍的兴起而产生的,特别是随着佛教的广泛 传播、僧人的持续增加、寺院的不断兴建,以及佛典的大量产生,寺院藏书系统在历代僧俗、官民的共同 努力下,在逐渐的丰富和完善。
以佛教寺院藏书为例
5.2.1 发展史
- 随着西域僧人来华的增多,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供僧人居住、传教、译经的寺院也在不断建造,遍布 乡野山间,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
- 寺院除了供僧人居住外,同时还是诵经、修行、做法事、翻译佛经、研讨学术和进行文教等活动的场所, 集众多文化事业于一身,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和传媒。
5.2.1.2 汉代
- 据《魏书·释老志》记: 汉明帝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 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
- 随着西域传入原始佛典和新译佛经的日益增多和佛经副本的大量出现,这些被认为佛教界的共同财产,自然需要统一珍藏,于是寺院藏书就产生了。
5.2.1.3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发展时期,也是寺院藏书的发展时期。
-
在社会动荡和生命无常的背景下,佛教宣扬崇佛者读诵、书写佛经,则功德无量,再加上统治者的崇信和给予佛教种种的优惠政策等等,使得百姓众生如潮水般涌入佛门,于是以楼塔为主体的佛寺遍布全国,崇 佛者奉持、读诵、抄写、礼敬佛经随处可闻可见。佛典大量产生。
-
另外,受到我国官私藏书的影响,和佛经单独收藏以及学问僧的整理,使之逐渐系统化,于是此时的寺院藏书得到较快发展,并迅速形成系统。
5.2.1.4 隋唐
- 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本土撰著的大量出现,经本数量增加,写经活动持久不衰,寺院藏书品种、数量剧增,质量有保证,出现了经书入藏标准的《开元释教录》,标志 着佛教《大藏经》本体系的成熟,寺院藏书达到极盛。(私注:疑伪经(本土模仿天竺经),对研究时人语言有意义)
5.2.1.5 宋代
- 宋代,佛教已经完成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过程。宋代的译经事业,注重梵本佛经的收集,讲究译经的仪式,
- 同时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出现不少雕版印刷的经卷。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造藏工作,先后修造了好几部金、银字大藏经。如北宋初年《开宝藏》,6620卷,分作 653 帙,它虽是官版,但目的是供印经颁赐之用。 (私注:融合化的典型: 观音与飞天性别的转变、送子观音)
- 宋代寺院也自己出面募资雕版,自主刊刻了多部大藏经,进一步丰富了寺院藏书。
- 明时,佛教寺院藏书与前代相比变化不大,较为典型的是官刻过七部汉文大藏经,用以颁赐天下各大寺庙。 清代,继承了尊祟、保护佛教的政策,刊刻了多部藏文大藏经,也热衷于赐经
5.2.2 小结
- 寺院藏书,是历朝历代僧俗官民共同参与的,藏书来源多为僧人信徒抄写佛经、僧人个人撰著、官府颁赐,其中赐藏是寺院藏书的重要来源渠道。
- 此外,寺院也积极刻印和购置经书。僧侣为了表达宗教信仰,官民为了功德心理,共同参与到造经、藏经 的活动中。
- 写经造藏是中国佛教僧侣信众宗教生活的一件大事,这是寺院藏书不同于其他藏书的显著特点。
5.3 书院藏书
5.3.1 对书院的简单介绍
-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是从官府整理图书典籍的机构演化而来的。
- 书院设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教理、知书、校书、刊书等,其主要职责是以学术服务为主, 并无具体政务。
- 《唐六典》说: 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遗,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
- 清代袁枚在《容斋随笔》中说: 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集贤书院、丽正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肆业之所也后来,一些讲学育人的场所也开始以“书院”命名。士子科举读书,宅院有藏书,逐渐演变成 一种藏书体系和多功能教育组织。
- 据统计,有唐一代,比较著名的地方书院至少有 49 所,创建者一般为普通文人、隐居者和致仕官员它们既能够接纳民间学子,提供藏书,具有相当大的思想自由性,又能够获得官府的认可,能够参与科举考试, 可以是说是一大智库。
5.3.2 藏书历史的发展
- 五代至两宋,书院及书院藏书有巨大发展,约有书院 732 所,书院藏书体系迅速构建起来。宋代书院遍布全国,藏书富赡,以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四大书院为代表,发展蓬勃。这些书院藏书来自皇帝赐予、官员所赠上人捐献及书院自购自刻。
- 宋代书院藏书特色是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愈加繁多,以印本为主,完全服务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其公共性和开放性在四大藏书体系中独特别致。
- 元朝建立,书院藏书得以持续发展。清代朱彝尊说:“书院之设,莫盛于元。” (辩证看待此句)
- 元代有书院 406 所,其藏书规模空前,其中成都草堂书院贮藏各类刻本抄本达 27 万卷,管理上也日臻正规。其时,书院编书、藏书、刻书成为社会教育、学术探讨、发行出版的基地。
- 明代初期,书院处于沉寂状态,主要是因为汉族政权恢复后,提倡科举,重视官学,士人学子也热衷正统学业。到明代中期以后,官学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些理学家为救治时弊,纷纷创办、复兴书院,授徒讲学,利 用书院培养人才。
- 例如,王守仁 (王阳明) 从 34 岁开始就在书院讲学,历时 23 年之久,先后修建了龙冈书院、濂溪书院、稽山书院、敷文书院等,并在文明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讲学。学术大师到处建书院讲学,对于明中叶以后讲学之风的兴起,书院的迅速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
清代初期,书院的发展也处于沉寂状态,直到康熙年间才有些变化。
- 康熙皇帝御书“学达性天”“经术造士”“学道还淳”等匾额分赐一些著名的书院,于是各地有识之士便积极创立和修复书院,清代书院才逐渐由沉寂走向复苏。
- 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下令提倡书院,确认书院是“兴贤育才”之举,要求督抚于省会创办书院,并提供经费。
- 据统计,明清两朝,新建和复兴书院约有 6327 所全国范围内除西藏外均有建置,书院建设由繁荣走向了辉煌,书院藏书事业也随之走向全盛。
-
总体来说,书院藏书极具特色,管理体制愈加完善,所制定的借阅规章也更详细,其对外开放颇具后来公共图书馆性质,为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 年)八月,清朝廷采纳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下诏将各省所有书院改为学堂。从此,延续千年的古代书院制度即宣告结束,书院及其藏书被新兴学堂和图书馆所取代。
5.3.3 小结
- 这三种藏书系统都可归属于公家藏书体系。藏书作为“集体财产”而存在,收藏管理的主体只有保管的责任,而不真正拥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贯穿典籍 的访求、收藏、校勘、保管、流通等环节,大多数公家藏书不能像私家藏书那样用情于书,以致积淀起丰厚的文化内涵。
5.4 私家藏书
- 是与官府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相对而言的以图书所有权归私人所有为主要特点,所以也简称“私人藏书”。私家藏书内容极为丰富,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私家藏书在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 成长期: 春秋末期——东汉
- 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
- 兴盛期: 宋代——清末 (私注:成长期:简策时代 | 发展期: 纸张出现 | 兴盛期:雕版出现 | 成本逐渐降低导致的)
5.4.1 成长期: 春秋末期——东汉
- 商周时期,受限于生产力水平、文字使用、文献载体、教育普及等多种复杂原因,典籍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出现一个“学术官守”和“学在官府”的特殊阶段,即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 (学术官守)、教师都由国家的官更来担任 (官师合一)而且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学在官府)。
- 本已数量较少的书籍,只能由代表国家的官府收藏。官府藏书的历史要比私家藏书早近千年。
- 清代学者章学诚曾说: 理大物博,不可弹也,圣人为之立官分守,而文字亦从而纪焉。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
- 随着周王室逐渐衰微。“学在官府”也开始由个中心,逐渐分散为多个中心。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的 藏书开始对学者和他国贵族有所开放,孔子和他同时期的一些学者有了私人教学、研究和藏书的条件。 孔子在整理六经和编订教材时,应当积累了自己的一批藏书。学生子路曾向他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聘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
- 孔子所收藏的图书,主要是《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话》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 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孔子也曾广泛搜集各国典籍。
- 据《史记》所记,孔子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庄子》也记载,“孔子西藏书于周室”,“藏其所著书也”。
- 《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的藏书历经十数代,到西汉武帝末才被人发现,即“孔壁得书”之事
- 西汉景帝刘启末年,藩王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来扩建其宫室。在孔氏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及其 他经典,计有《尚书》46 卷 58 篇,《逸书》16 篇,《礼古经》56 卷,《逸礼》39 篇,《礼记》131 篇,《明堂阴阳》33 篇,《王史氏》21 篇,《春秋左氏传》30 篇,《古孝经》1 篇,《古论语》21 篇。这些书都是用战国时六国文字写成。
- 这些材料证明,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代私人藏书家。
- 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弟子、著书立说,不能没有自己的典籍文献,所以他们大都有私人藏书。
- 战国中后期,诸子的私人藏书有所增加。《庄子》记载,名家惠施博学多才,“其书五车”。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运动,产生了六艺诸子、史学、兵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大批典籍,形成后世各个学科的雏形。虽经秦始皇焚书之劫,但私家藏书仍留下一批图书。
- 汉代之后,改秦旧弊,搜集整理图籍,公、私藏书不断增加。
- 西汉时,图书交易场所“书肆”也已出现。西汉末年有长安槐市: 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相与买卖。 (《三辅黄图》)
- 到了东汉,洛阳出现了专门的书肆,方便了私人藏书,也为一些好学之士所利用。东汉学者王充、苟悦年轻时因家贫无书,都是利用书肆而“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
- 东汉的私人藏书明显要比西汉进步。
-
《后汉书》记载经学家杜林、史学家班固、文学家蔡邕、医学家华佗等人皆富藏书。比如,蔡邕有书万卷, 他的藏书后来大部分赠给学生王粲,一部分留给女儿蔡文姬。
-
总体来说,第一阶段(春秋末期--东汉) 的私人藏书,仍局限在少数学者、士大夫中间,未能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5.4.2 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
此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各类典籍以及佛道经典,比汉代大大增加。
造纸技术和材料进一步改进,纸得到了普遍运用,促进了私人藏书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勤奋 抄书、聚书的动人事迹。
如南朝的沈麟士年过八十,每天抄书不辍,两三年后,“卷满数十箧”。北朝的穆子容“录天下书,逢即手录,所得万余卷“。
随公、私藏书两条线的共同发展,也刺激了当时佣书业 (即抄书业) 和贩书业的兴盛。一些佣书人和书贾以
抄书、贩书为生,促进了书籍的流通这一时期的藏书家数量增多,私家藏书在士大夫中间成为一种普遍的 文化现象,藏书家个人藏书的数量大为增加。
南朝著名的陆澄、崔慰祖、王僧儒、沈约、任肪、张缅,北朝的辛术、司马子瑞,藏书都过万卷,有的达 到二、三万卷隋唐藏书家藏书超过万卷的更多,有明确文献记载者达 20 余人。唐后期著名藏书家李泌为宰相,封邺侯,藏书达 3 万卷,世称 “邺架”。
不少藏书家,愿意将藏书供人借阅,如三国蜀国的向朗“开门接宾,诱纳后进”,西晋的范蔚有藏书 7000 余卷,“远近来读者,恒百余人,蔚为办衣食”
当然,也有人为了保护图书,反对将藏书外借,如唐代藏书家杜暹聚书万卷,在每部书题上“家训“:“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皆不孝。”
5.4.3 兴盛期: 宋代一一清末
- 宋代以后,雕版印刷的普及带来了图书生产上的革命,印刷术使图书的复本量大大增加,图书的流通范围也相应扩大。
- 宋、元、明、清几代,私家藏书这种文化现象冲出士大夫阶层,波及乡绅、豪门、商贾乃至一般的读书人 家,藏书家人数剧增在鼎盛的清代,有明确史实记载的、藏书达 5000 卷以上的藏书家已超过 3000 人。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图书数量大增,私人藏书远远超过前代,而且涌现出一批藏书家,较前朝成 倍增加。藏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文化人以藏书多为荣。
- 如金石学家赵明诚和女词人李清照夫妇,他们对图书穷搜苦访 20 余载,后虽经战火焚毁,到赵明诚去世时尚存有金石刻辞 2000 卷和图书 2 万卷。即是被称为奸贼的南宋权相贾似道,也是一个藏书家。
- 据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统计,两宋藏书家 700 余人,是周至唐五代千年左右藏书家总和的近三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达 200 多人。
- 南宋的叶梦得和魏了翁是藏书最多的人,有十万卷之多,比当时朝廷的官方藏书还要多。
- 私家藏书兴盛的原因,除去雕版印刷的原因之外,更是宋代统治者推行以文治国策略的必然结果。宋代重 视文化事业科举制度,使入仕与读书的联系空前密切。
- 读书不仅是贵族的消遣,也不仅局限于使部分人“明智”,更成为入仕的必要条件。
- 藏书的教育功能被列至首位。
- 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宋的藏书家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一带。
- 两宋私人藏书家编制了不少私家书目,其中有书名可考的就达 30 余种,而最受后人称道的则是《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
5.4.3.2 《郡斋读书志》
-
- 《郡斋读书志》,20 卷,晁公武编,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藏书目。
- 晁公武继承了四川转运使、藏书家井度的藏书,加上他自己的搜求,藏书达 24500 多卷。
- 《郡斋读书志》分经、史、子、集四部,共 45 类每类有序。每类之内,各书大体依时代先后编次。在著录的每部书的书名之下,有时写明作者的简历有时论述该书的要旨,有时阐明学术源流,有时列举不同学说, 加以考证。
5.4.3.3 《直斋书录解题》
- 《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编。原为 56 卷,已佚现存 22 卷。
- 陈振孙为官 30 余年,一直致力收藏图书,藏书达 51000 余卷,并编写了这部书目。
- 全书分 53 大类,按四部法分类。对每部书记载了卷数、作者信息,并对该书的学术渊源或版本类别也有所论述。尤其在“解题”中,或记古书的款式和版刻,或说明善本书的获得经过,既记载印本,也记录抄本、拓 本,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共计著录图书 3096 种,全面反映出南宋以前的图书情况,开创了书目使用“解题”(后也称元朝历史较短,官方藏书很不发达,不过,元代私家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对保存典籍、传 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5.4.3.4 元代藏书
- 元代私家藏书的基础是宋代遗存的大批典籍。元的雕版印刷在宋刻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所以元代藏书家仍有条件在战乱之后,一方面保存旧籍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收藏,从而涌现出一批成就显著的藏书家。 较为著名的臧书家,元初如文臣耶律楚材、张文谦、李冶,武将张柔、贾辅、汪惟正,隐逸庄肃张雨等人;
- 元中期如宋宗室赵孟頫、孔子五十四代孙孔文升,还有申屠致远、同恕、张思明、袁桷、陆友等,元末则有苏天爵、杨维桢、顾德辉、孙思明、虞子贤,以及画家黄公望、倪璜等。见于记载的元代藏书家虽不过百人,但其中藏书万卷以上的即有十五、六人。
- 赵孟頫 (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赵孟頫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经历了宋元之变, 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赵孟頫书斋名“松雪斋”,有不少藏书流传至今。赵孟頫收藏的宋刻本《汉书》《后汉书》一直为明清藏书家所称绝。
- 赵孟頫对书籍非常爱护,并告诫子孙后人:“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之得吾书者,并 奉赠此法。”
5.4.3.4 明代藏书
- 明代私人藏书,蔚为一时风气,远超宋、元两代。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达 400 余人,尤其集中于江、浙两省。
- 据学者吴晗对两浙藏书家的研究,从晋至清,两浙共有藏书家 399 人,其中明代有 80 人,约占总数的 20 %。从地域来看,杭县、海宁、绍兴、鄞县、海盐、吴兴、嘉兴出藏书家最多,余姚、桐乡、萧山、兰溪、嘉善、慈溪、平湖、浦江次之,他县又次之
- 明代江苏的藏书家,多集中于苏州一府。在成化以后,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经济等因素使苏州的藏书风气在短短的 100 年内跃升至全国的首位。
- 在明代,江、浙两省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藏书楼如江苏常熟钱氏的绛云楼、瞿氏的铁琴铜剑楼、毛氏的汲古 阁,浙江郸县范氏的天一阁、绍兴祁氏的澹生堂等等。
5.4.3.4.1 绛云楼
- 绛云楼,由钱谦益修建。
- 钱谦益曾因东林党祸被革职,后两次起用,官至礼部尚书。清入关后,授礼部右侍郎。因其两朝 高官的地位,有能力收集到各种图书古籍,他不但不惜重金地收书,而且对版本、出处以及校雠都有很高造诣。
- 晚年将藏书置于“绛云楼”,所藏之书有73个书柜,达数万卷之多,其中有许多是宋刻孤本,弥足珍贵。
5.4.3.4.2 铁琴铜剑楼
- 位于江苏常熟,由瞿绍基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恬裕斋”,取“引养引恬”“垂裕后昆” 之意。
- 瞿氏藏书名声在外,送书上门的人很多,-一时间“大江南北, 浙江东西,书沽云集”,将诸家旧 藏纷纷送到瞿家。瞿镛不惜出重价收购,藏书楼收藏愈丰,十余年积书10万余卷,藏书为江南之首。
- 除书籍外,瞿绍基之子瞿镛,对金石、古陶、铜镜、名瓷、书画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 由此得名。
- 瞿氏藏书多宋元珍本、孤本及未经见之罕见本。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看,收录善本书1228 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著录大多宋元本,手稿孤本,足以证实瞿氏藏书质量之善。铁琴铜剑楼也注重收藏乡邦文献、旧钞本和名家校本,成为藏书的重要特色。
5.4.3.4.3 汲古阁
- 汲古阁,位于江苏常熟,是明清之际著名藏书、刻书家毛晋藏书处。所藏多宋元刻本,其“影宋 钞”为天下所重,曾延清名士校刻《十三经》、《十七史》等巨著。
-
由汲古阁刻印的宋、元以来之珍本书籍,名扬海内,书数量巨大,达十万余页刻版,涉及经史、 词曲、 丛书、宗教、小说、笔记等, 为中国历代私家刻书之最,对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
毛晋,子晋,号汲古主人,常熟人。早年为诸生,屡试不第,约30岁左右开始经营校勘刻书事业,以收藏和传刻书籍为业,藏书总数达八万四千余册。他苦心校勘,雇刻工、印工等多人,先后刻书600多种。有些宋刻本如《说文解字》等,因得翻刻而传世。重刻的唐、宋人诗词,多经精校。所刻各书的版心下端均具“汲古阁”或“绿君亭”名。
- 毛晋刻书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且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极受珍视。
- 毛晋的第五子毛衰,别号汲古后人,继承父业,也精校勘。其后有一孙,“性嗜茗饮, 购得洞庭山碧螺春茶、虞山玉蟹泉水,患无美薪,因顾四唐人集版而叹日‘以此作薪,其味当倍佳也’,按日劈烧之”,刻版遂无存。
5.4.3.4.3 天一阁
-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宁波月湖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 主持建造。至嘉庆十三年(1808) ,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 这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
-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 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 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
近现代发展: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 宁波府城陷落。至1847年,天一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
- 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盗贼乘乱盗取天一阁藏书出售。
- 1914年,盗贼潜入天一一阁,将盗走的天一阁书籍运往上海,在书店中出售,后被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巨资赎回一部分。
- 1937年,抗战爆发。天一阁经历 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1937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
- 直到1946年12月16日,天一阁藏书方才运回阁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曾指示保护天一阁。占领宁波后,解放军派专人保护天一阁。
- 1949年6月9日,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天一阁,范氏后人范盈性、范鹿其成为公职人员。
5.4.3.5 清代藏书
- 经过明末的社会动荡后,清朝逐渐取得了国家统政治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 康、乾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得到了进步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事业的繁荣,为清代私人藏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在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两面政策:
- 一方面,宣扬儒家思想,重视程、朱理学。康熙帝甚至亲自给大臣们讲解朱熹著作,并主持和印制理学专著。康熙年间,开设了博学鸿词科、孝廉方正科,设明史馆,编纂大型类书,用来笼络知识分子。
- 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为了钳制人民思想,采取了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扼杀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
-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发表议论,过问国事,转而埋头于古籍的考 证和整理中。到了乾隆以后,这种认真整理、考订古籍的学风,逐渐形成了一大学派考据学派, 同时辑佚学也兴起。
5.4.3.5 总结
- 私家藏书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巨大成就。
- 一方面,私家藏书作为公家藏书的补给库,每当政府向民间征书时,私家藏书都通过献书补充了公藏,尤其是在战乱之后,政府往往依靠私家藏书来恢复或者重建公藏。
- 另一方面,宋代以后,许多藏书家自行刻书印书为古书续命,为防止许多珍稀古籍的亡佚,提供了有力保障。
- 现今我们所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古籍丛书,大部分是明清藏书家依据自己的藏书编印的;如果再追溯到历史上 藏书家对于公家藏书的补充和重建,我们说当今所能看到的古籍,绝大部分是历代藏书家保存传递之功, 应不为过。
- 古代藏书家在保藏的过程中还对典籍进行整理和研究,从而促进了古文献学中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专学的产生和发展。许多学者和藏书家还利用藏书在有关学科中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创造,在学术上取得显赫成就。